摘要:由于新業務增長乏力,用工持續下降,財新11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較上月出現下滑。業界對未來一年的前景信心度有所減弱,樂觀度也降至調查的 ...
由于新業務增長乏力,用工持續下降,財新11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較上月出現下滑。業界對未來一年的前景信心度有所減弱,樂觀度也降至調查的歷史最低點。
11月財新制造業PMI(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50.8,低于 10 月份的51.0,該數值雖然仍高于 50.0 的臨界值,但已降至 5 個月以來最低,顯示制造業運行僅有輕微改善。
11 月中國制造商繼續增加產量,產出擴張率較10月有小幅增長,產出小幅增長使廠商的采購活動僅有輕微擴張;新訂單總量也只有小幅增長,原因是廠商客戶數量增加以及新產品問世。11月,采購與成品庫存較上月幾乎持平,廠商的庫存增幅基本抵消。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鐘正生博士表示,11 月制造業景氣度穩中有降,四季度經濟有望維持下半年以來的平穩態勢。2017 年經濟增速將好于去年,但明年或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稱,盡管有走軟跡象,但結合昨日出爐的官方PMI數據來看,中國經濟雖然仍有下行壓力,但整體運行依然穩健,四季度經濟預計略有降溫、但不至于出現二次探底;今年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高于去年,但2018年增長步伐可能放緩。
11 月,中國制造商繼續增加產量,產出擴張率雖然略超 10 月份,但整體仍處于小幅水平。
11 月,新訂單總量的增速與產出相近,同屬小幅。關于新訂單增長的原因,廠商提到客戶數量增加,以及新產品問世。不過,數據顯示,國內外市場需求皆相對疲弱,新增出口銷售同樣僅有小幅增長。
與 2013 年 11 月以來各月一樣,中國制造業用工規模在 11 月份繼續收縮,收縮率雖然僅算小幅,但在最近 3 個月以來已是最顯著。 因此,制造商的未完成業務量進一步上升,工作積壓率雖然較 10 月份有所放緩,但仍屬明顯。
11 月份,產出僅有小幅增長,廠商的采購活動因此也僅有輕微擴張。同時,采購庫存與成品庫存皆與上月幾乎持平,雖然部分廠商增 加了庫存,但其他廠商采取了更審慎的庫存政策,庫存增幅被基本抵消。 物流問題,加上環保政策收緊,對供應鏈進一步造成壓力。不過,11 月份供應商供貨延誤程度在最近 4 個月以來已是最輕微。
投入品供應緊張,加上國際市場上原料價格上漲,導致中國制造商的投入成本進一步大幅上升。因此,制造商也上調了產品售價,加價幅度可觀
新業務增長相對乏力,企業對于未來 12 個月的生產前景信心減弱,本月樂觀度更降至 2012 年 4 月本項調查開展以來的最低點(并列)。
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PMI回升,至51.8,好于預期的51.4和10月前值51.6。而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則顯示,11月制造業景氣程度有所下降。
招商宏觀團隊認為,11月官方PMI指數回升的主要動力在于生產和需求的改善,環保壓力對制造業影響或低于預期,其不利影響可以被消費需求以及出口需求的增長抵消,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意味著防止污染措施可能不會像市場預期的從供需兩側對國內經濟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